桃源县隶属于常德市,位于湖南西北部,位于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,自古有“人间仙境、世外桃源”之美誉。桃源县曾被中国富硒联盟授予“中国十大富硒之乡”称号,湖南省仅桃源获此殊荣。
桃源县境内硒含量>1mg/kg的土壤约占全县面积的3%,全县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0.73mg/kg,远高于世界中位值0.4mg/kg和中国平均值0.29mg/kg。富硒面积之广、品位之高,国内罕见,已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国十大富硒之乡”。
富硒产业我县自1998年就开始研究和开发富硒农产品,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努力,共开发出粮、油、茶、果、蔬菜、皇菊、红薯、蜂蜜、家禽、禽蛋、米粉、肉制品等23类、75种、156款富硒优质农副产品。近年来,先后获得4项国家专利和5项科技成果,斩获全国性荣誉74项。
桃源县探索并攻克了“富硒土壤+生物转硒法”生产富硒农产品的方法和核心技术,其技术规程被省质监局发布为湖南省地方标准。
目前全县建立富硒产品基地42个,其中富硒优质稻、油茶、红茶、水果、皇菊、红薯、蜂业、循环农业等9个基地被列为全省“1223”富硒工程万亩示范基地。
2018年全县已有28个乡镇(街道)、273个村、32367个农户投入富硒产品开发,共建基地49个,其中生产和生产加工基地40个、实验示范基地9个,面积41.2239万亩,生产富硒产品26类、83种、163款,获得地理标志产品5个、有机食品认证32个、绿色食品认证15个;基地共获得专利69项,其中发明专利15项、实用新型专利51项、外观设计专利3项等。同时,富硒产业基地和企业也积极与全国多家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,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工作站和教授工作站,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富硒高端农产品。
2018年该县富硒农产品年产量已达12.5万吨,全年销售收入近34亿元,利润2.5亿元,助农增收2.7亿元。